智慧分析网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好发挥估值定价功能 五个“百”折射北交所市场新面貌

  12月29日,2023年北交所最后一个交易日划上句号。2023年,北交所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单日成交额从不足10亿元增至100亿元以上,新增100多家总市值超过10亿元的公司,新增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00万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阵营扩大至100家以上,机构投资者调研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家。

  沐光而行,新程壮阔。展望2024年,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交所将进一步加强投资端建设,积极推动公募、私募以及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更多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参与市场建设,不断壮大投资者群体、优化投资者结构、丰富市场资金来源,加快推进北交所做市商扩容,更好发挥改善估值定价、提升流动性的功能。

  市场活跃

  新增一百多万户投资者

  12月29日,北交所市场数据亮眼:北证50指数收涨2.48%,报1082.68点;54只股票涨幅超过5%,全市场成交额188.96亿元,成交量14.32亿股。

  回看全年,这份成绩来之不易。Choice数据显示,北证50指数一度跌至702.55点,全市场99个交易日成交额低于10亿元,最低日成交额不足3亿元;135个交易日成交量低于1亿股。

  11月21日以来,北交所市场日成交额基本稳定在100亿元以上,单日最高达303.86亿元;日成交量基本稳定在10亿股以上,单日最高达26.73亿股。

  伴随市场量价齐升,以及77张“新面孔”加入,北交所市场总市值从年初的2120.44亿元增至4496.41亿元,增幅为112.05%。其中,186家北交所公司总市值超过10亿元,较年初增加140家。

  北交所市场活跃度提升与投资端改革息息相关。《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提出,扩大投资者队伍,研究论证结构性优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引导公募基金扩大北交所市场投资,支持相关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和创新;允许除创业投资基金之外的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其上市前已投资的企业在北交所发行的股票;加大力度引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等。

  简化科创板投资者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流程的效果立竿见影。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截至12月28日,北交所合格投资者开户数为675万户,较2022年末增加149万户。

  机构发力

  调研公司数量超百家

  临近年末,机构投资者调研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热情不减。12月26日,青矩技术、欧康医药、志晟信息三家北交所公司均接待了机构投资者调研,机构类型丰富。

  青矩技术颇具代表性。公告显示,当日近50家机构调研青矩技术,来自券商、公募基金、私募、险资、创投、产业资本等领域。这与青矩技术此前为数不多的机构调研景象迥然有别——公司6月29日登陆北交所,9月2日接待6家机构调研,包括券商、公募基金及私募;9月27日接待2家券商调研。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11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机构投资者调研公告,较2022年增加60家。在本轮行情带动下,多家北交所公司实现机构调研零的突破。

  从调研频次看,部分北交所上市公司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心头好”。如康普化学,仅12月下旬以来,公司就接待了两次机构投资者集中调研,机构数量合计超过30家。

  深层次变化悄然而至,过往机构投资者调研“只看不买”,现在转身就是北交所公司股东;过往调研机构中难觅大公募、大券商、大私募身影,现在这类机构频频亮相;过往被调研群体多是北交所、新三板的“老人”,现在“新人”涌现……

  壮大机构投资者成为北交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提出,“再用5到10年时间,将北交所打造成以成熟投资者为主体、基础制度完备、品种体系丰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透明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所”。

  制度包容

  小巨人阵营持续扩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开市两年多来,北交所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不断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加之市场生态持续向好,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将上市第一站瞄准北交所。

  据记者统计,2023年北交所新增77家上市公司,其中43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看,北交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年初的77家增至120家,占比50.21%。

  通过对北交所“小巨人”画像分析发现,这些企业多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尤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公司居多,并练就一身硬本领;着眼未来,“小巨人”在科技创新投入上将不掉链子,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即将推出。机构预计在100多家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中,会选择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更具专精特新属性的上市公司纳入指数范围。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北交所将坚持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总定位不动摇,短期通过高质量扩容和其他改革举措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活跃度。长期看,市场期待北交所产品功能逐渐完善齐备,除建设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外,更加期望看到创新性交易品种优先在北交所试点发展,更好地发挥北交所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擎宇)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辽宁凌源:鲜花产业助农增收
  • 十部门:鼓励机构优化完善外汇衍生品和跨境人民币业务
  • 提高质量效益放在首位 央企前11月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
  • 多家民营企业成功发债 “第二支箭”有望持续扩容增量
  • 今年前11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8万亿元
  • 优化调整投资范围 社会保障基金配置工具箱进一步丰富

呼和浩特:推动“冷资源”变为“热经济”
  • 12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企业利润率明显提高
  • 银行理财公司展望2024:底部支撑较强 规模有望平稳回升
  • 公募基金年末大派“红包” 今年以来分红额已超2200亿元
  • 手机厂商加速拥抱卫星通信技术 相关产品有望明年集中上市

编辑推荐

河北乐亭:冬季桃花开

广西鹿寨:蜜橙上市季

"冷资源"变"热经济"

鲜花产业助农增收

文章排行

  1. 多地谋划布局明年经济 力争实现“开门红”
  2. 2024年地方债蓄势待发 增发国债大部分落实到项目
  3. 央行年末“补水”发力 新一轮降准降息预期升温
  4. 12家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缓释部分储蓄存款定期化压力
  5. 房地产市场呈边际改善迹象 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6. A股“面值退”公司队伍扩大 优胜劣汰效应日益凸显
  7. 上市公司年底筹划控制权变更频现 国资频频出手
  8. 迎接消费旺季 白酒企业打响“春节营销战”
  9. 多地出台补贴政策促消费 汽车市场回升向好有支撑
  10. 单次新批版号首过百 国产网游市场企稳

推荐阅读:

北京:对申请登陆北交所的独角兽企业实施即报即审、审过即发

全球连线丨2023中德汽车大会在长春举办

武当优品电商创新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西安开幕

焦企整体有亏损压力 焦炭阶段性供应收紧

研究报告:发挥好数字经济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第六届进博会|以高水平开放促发展——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首日扫描

(2023年11月9日)今日焦炭期货最新价格行情查询

(2023年11月13日)今日焦炭期货最新价格行情查询

北交所开市两周年:专精特新聚集效应初显 普惠金融理念得以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