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分析网

2023年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77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过半

  12月29日是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据记者统计,2023年,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77家。其中,43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55.8%。北交所已逐步成为“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北交所两个五年期发展目标,上市条件更为包容。而且,直联机制、直接IPO制度、新政优化上市路径等有助于优质企业供给,吸引更多尚未在新三板挂牌、规模较大的优质公司进入北交所上市渠道,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交所赚钱效应凸显

  截至2023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39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近五成。分行业来看,覆盖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元细分领域,且多为龙头企业,在相关行业掌握高技术壁垒优势以及优质客户资源。

  “具有‘专精特新’属性的中小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诸海滨表示,从上市标准来看,北交所比较关注公司估值,采取市值与利润、营收、现金流等财务数据绑定审核的方式,给予新兴行业与成长型公司更多空间。

  诸海滨进一步表示,北交所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主要集中在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该阶段要关注公司的营收增长速度,具有营收增速可能大于净利润增速、研发投入可能很高的特点。

  数据显示,2022年,北交所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平均研发费用为3516.94万元,在总营收中占比4.68%,高于北交所平均水平。

  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3年,北交所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成效。正因为北交所不断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服务的精准性,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为细分行业龙头,更多优质的专精特新企业选择在北交所上市,未来北交所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成绩将更加突出。

  9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下称“深改19条”),从投资端、融资端、发行端、交易端、生态端出台一揽子改革举措,为北交所擘画了高质量发展蓝图。

  如今“深改19条”实施将满4个月,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北交所赚钱效应凸显。数据显示,2023年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超40%,吸引了投资者的重点关注。

  另外,2023年北交所77只新股平均首日涨幅超50%,有11只新股涨幅超100%。渤海证券创新投资总部副总经理张可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交所股票的上涨有两个特点:一方面优质个股仍处于估值修复阶段;另一方面部分市值较低的股票被游资炒作。这次上涨让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开始发现北交所的投资价值。预计2024年北交所热度还将继续维持。

  直接IPO制度推出在即

  “深改19条”强调要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对已经具备上市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在符合北交所市场定位前提下,允许其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充分发挥新三板持续监管优势和规范培育功能,优化新三板挂牌公司申报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备案要求,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探索建立新三板优质公司快捷升级至北交所的制度安排。

  “这个调整解决了北交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夯实北交所长期发展根基。”诸海滨认为,随着未来更多市场认可度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为北交所投资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投资标的,激活存量投资者参与意愿,支撑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带来的融资端需求扩张,市场流动性有望持续提升。

  中信证券认为,直接IPO制度推出在即,预计与新三板“层层递进”双轨运行,但上市门槛更高。预计直接IPO制度推出后,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周期有望从24个月下降至6个月左右,明显快于沪深交易所。

  2023年以来,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数量增长速度再次增加,当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数量已超640万户,近期开户数量维持在日均上万人次。开源证券研报显示,北交所企业的股份持有结构中,机构投资者合计占比21.79%。

  在张可亮看来,2024年北交所高质量扩容中最值得期待的改革举措就是直接IPO制度,这会快速为北交所带来大量优质企业,同时也将带来大量的公募基金等主流投资机构,投融资两端的市场生态将会大为改善。

  另外,国证指数、中证全指指数已将北交所企业纳入样本空间。恒生指数公司成为首家将北交所上市证券纳入相关指数选股范畴的境外指数公司。跨市场指数的纳入充分展现了北交所企业的投资价值,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要继续发挥在中小微企业孵化、培育、成长等全生命周期中的融资支持作用,不断提升资本市场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功能和定价能力。”常春林表示,随着相关改革制度的逐渐落地,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盈利公司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2024年北交所将向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迈出坚实的一步。

(责任编辑:王擎宇)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辽宁凌源:鲜花产业助农增收
  • 十部门:鼓励机构优化完善外汇衍生品和跨境人民币业务
  • 提高质量效益放在首位 央企前11月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
  • 多家民营企业成功发债 “第二支箭”有望持续扩容增量
  • 今年前11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8万亿元
  • 优化调整投资范围 社会保障基金配置工具箱进一步丰富

呼和浩特:推动“冷资源”变为“热经济”
  • 12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企业利润率明显提高
  • 银行理财公司展望2024:底部支撑较强 规模有望平稳回升
  • 公募基金年末大派“红包” 今年以来分红额已超2200亿元
  • 手机厂商加速拥抱卫星通信技术 相关产品有望明年集中上市

编辑推荐

河北乐亭:冬季桃花开

广西鹿寨:蜜橙上市季

"冷资源"变"热经济"

鲜花产业助农增收

文章排行

  1. 多地谋划布局明年经济 力争实现“开门红”
  2. 2024年地方债蓄势待发 增发国债大部分落实到项目
  3. 央行年末“补水”发力 新一轮降准降息预期升温
  4. 12家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缓释部分储蓄存款定期化压力
  5. 房地产市场呈边际改善迹象 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6. A股“面值退”公司队伍扩大 优胜劣汰效应日益凸显
  7. 上市公司年底筹划控制权变更频现 国资频频出手
  8. 迎接消费旺季 白酒企业打响“春节营销战”
  9. 多地出台补贴政策促消费 汽车市场回升向好有支撑
  10. 单次新批版号首过百 国产网游市场企稳

推荐阅读:

广西桂林:市民游客“淘宝”旅游展

10月20日收盘焦炭期货资金流入6038.45万元

新华全媒+|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体验万物互联新产品新技术

10月30日焦炭期货持仓龙虎榜分析:多空双方均呈离场态势

第六届进博会|以高水平开放促发展——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首日扫描

(2023年11月9日)今日焦炭期货最新价格行情查询

基本面被动改善 焦炭短期价格维持坚挺

(2023年11月16日)今日焦炭期货最新价格行情查询

(2023年11月24日)今日焦炭期货最新价格行情查询

在数贸会现场,过“未来”的一天

相关推荐